登录  | 立即注册

游客您好!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

查看: 1816|回复: 1

[图文故事] 古蜀调和味 (选自《读者欣赏》2013年7月号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7-18 2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
古蜀调和味

文/侯荣荣 图/汇图网 Getty

蜀盐古早味:




“五谷六畜、桑茧麻纻、鱼盐铜铁。”




盐是最简单、最原始,也是最重要的作料。在五味之中,盐是基础,有了它的存在,才能在其上挥洒出或浓或淡的淋漓滋味。若是一道菜肴没有了盐的底色,则即使易牙再世,也顿失颜色。




四川地区得天独厚,具有丰富的盐类资源。而对井盐的开采,早在上古时期四川人民就已得心应手。在《华阳国志》所列出的周代巴蜀地区向天子周武王进贡的贡品清单里,有“五谷六畜、桑茧麻纻、鱼盐铜铁”,盐作为中原地区缺乏的一种地方贡品,赫然在列。到了汉代时,四川井盐的开采,已经十分兴盛。《华阳国志》中所载出产井盐的县,有15个之多。蜀盐的开采,不仅为四川地区带来了相当可观的财富,也浸润了蜀人的生活。



7DFD80E9AFDB.jpg


蜀盐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,滋味厚重,与其他地区出产的盐类有别。直至今日,几乎包揽各种蔬菜的四川泡菜,虽然在四川本地不过是几乎家家拿手的家常小菜,但一旦川人到外地求学就职,思念起家中那碟酸辣可口的泡菜,想自己动手来做时,揭坛之后,却常失望地发现,虽然做泡菜的程序和作原料的蔬菜,都跟记忆中家里妈妈奶奶做的没有差别,可是成品的味道,却总是差了那么一点。究其原因,往往是缺了一包自贡井盐。




在今日的川菜中,盐的滋味也往往被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像咸烧白、盐煎肉这样的菜,索性直接以盐来冠名。细煎慢蒸,将蜀盐的咸香浸入肉材的丝丝纹理。配着这样浓而醇厚的滋味,川人抽出毛竹筷子,三下两下,扒拉下一碗米饭。



72DEC5A1302B.jpg


姜桂之性:




“莫教盐豉分杨檖,略带冰霜荐蜀姜。”




    辛香味调料在菜肴中的作用,除了刺激食客的味蕾,激发起胃的活力外,还有去除肉类制品中腥膻味,并为肉类保鲜的作用。在大量食用味道更为腥膻的野生禽兽,并且没有电器冰箱的古代,辛香味的调料,是烹饪中必不可少的作料。




    虽然现代川菜的当家花旦辣椒明代才传入中国,但是古代的辛香作料家族并不寂寞,其成员之多足以让今日的食客咋舌,除了常见的花椒、桂皮、姜、葱、蒜、韭外,还有芥子、薤、苴莼(襄荷)、芗(紫苏)、蓼等。而生姜和桂皮,则是古代应用最多的两种香辛料。



747871DF021D.jpg


孔子在《论语·乡党》篇中一句“不撤姜食”,引来后世注释家考证纷纷。朱熹就一本正经地注释说:“姜,通神明,去秽恶,故不撤。”(《论语集注》)其实,姜在古代菜肴中的分量,远比今日多。《礼记·内则》篇中提到的上古贵族八珍之一“熬”,其加工方法就是将新鲜牛肉捶去筋膜后,“屑桂与姜,以撒诸上而盐之,干而食之”。今日四川地区的辣味牛肉干的做法便与这种加工方式一脉相承。




蜀地阴湿多潮,蜀人便格外重姜,也种得好姜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篇》中列举先秦人心目中的种种美食,在“和之美者”即最佳调味品榜中,“阳朴之姜”赫然高居榜首。而阳朴,正是彼时蜀中的地名。




蜀姜的名声,至后世依然为人所重。唐代李商隐《赠郑谠处士》诗中,写处士白云青山的逍遥生活,有“越桂留烹张翰鲙,蜀姜供煮陆机莼”二句。虽然提到的两种菜肴,用的都是风流随性的文学典故,但从菜式的调味来看,李商隐不愧是一位精于饮食之道的人:在生切的鲈鱼脍中加入桂皮以去腥气,而一釜春水漫漫的莼菜羹,则在陆机本人所说的盐和豆豉之外,更加入蜀姜去除水腥,增加羹汤的风味。清初诗人周亮工咏黄芽菜,说:“莫教盐豉分杨檖,略带冰霜荐蜀姜。”(《次清风店咏黄芽菜》)杨檖是山梨的别称,北方冬季少新鲜菜蔬,房中生火炉,又常令人火旺燥热,这时候,将肥嫩如玉版的黄芽菜细细切了冷炝一下,加入切碎的梨丝或榅桲丝,添上淡黄的姜丝,略加一点盐,拌起来,便是冬日里最好的一道凉菜。



7AF92FAC23FD.jpg


  (四川火锅)




而在川菜中,生姜的地位至今依然举足轻重。除了作为重要的配角,和辣椒、花椒等其他作料携手共同打造出招牌性的麻辣川味外,以生姜为主角的菜肴,更是川菜的一大特色。川人食姜,老嫩通杀,从掐得出水的雪嫩仔姜一直用到斩来硬邦邦的陈年老姜,甚至发芽出叶的芽姜也在其列。常见的例子中,论家常则有作为日常下饭的那碟脆嫩鲜香,辣中回味清甜的泡仔姜,论功夫精细则有如姜汁鱼这般的馆子菜。蜀人好姜,较他地远甚。





花椒:




“蕙肴兮兰籍,奠桂酒兮椒浆。”




川菜重辣,全国皆知。其实,若是和全国其他嗜辣地区,如云南、湖南、江西的菜肴比起来,川菜的辣,还要让一头。其卓然不群处,实在于麻。外地馆子做川菜,往往滥用辣椒油和红尖椒,端上桌来,倒也油汪汪红彤彤一片,川人尝一尝,摇头一笑:忘了花椒。在各种川菜的作料中,花椒最具诗意。在上古歌谣中,它多见形咏,生出种种寓意,摇曳生姿。回溯到《诗经》的时代,则有专章咏唱的诗篇:




椒聊之实,蕃衍盈升。彼其之子,硕大无朋。椒聊且,远条且。椒聊之实,蕃衍盈掬。彼其之子,硕大且笃。椒聊且,远条且。(《诗经·唐风·椒聊》)




花椒多子,细小的红色圆果子,如珊瑚珠细簇,秋风一起,便一簇簇挂满枝头。故而在重视宗族繁衍的古人看来,花椒成为旺盛繁殖力的象征。《唐风·椒聊》所咏,就是一位能给女性带来子息繁衍的男性。在妇人以多子为贵的时代,这位身材壮硕的男子,无疑是一位能俘获无数芳心的时尚先生。



7D14CD38F1D2.jpg


因为花椒多子,其香气又浓烈而温暖。在先秦时期,花椒的用途,远远超过今日。放入花椒的酒被称为椒浆,浮香烈烈,又具繁衍盛大之力。故而古人在祭祀时用它起到迎神、降神、敬神之用。屈原《九歌·东皇太一》迎神之曲云:“蕙肴兮兰籍,奠桂酒兮椒浆。”花椒的香气,当令神灵也为之沉醉。




同时,花椒也是女性日常佩戴的一种香料。尤其是已婚的女性,佩戴收有花椒的香囊、香薰盒,不仅暖气活血,更有“宜子孙”的美好寓意。《陈风·东门之枌》中,青年男女踏青相恋,“视尔如荍,贻我握椒”,小伙子将对方比做枝头的鲜花,收到的信物,则是女方递过来的一把花椒。




今日全国种植花椒的地方固然不少,论质量却是以四川汉源花椒为第一。此地所产的花椒,油重粒大,自唐时已为贡品,今日更为各家正宗川菜大厨所看重。像水煮鱼这样的川菜,上桌后但见一盆油汤表面密密实实,尽是花椒,不见汤色,往往让外地食客咋舌。而等服务员捞去浮椒后,才发现,花椒的香气,早已深入到食材中。当鲜香的麻辣从舌尖弥漫至全身,当每一个细胞都被如此热烈的滋味唤醒,便忽然理解了,那些数千年前在古人呈上的椒浆中沉醉的神灵。



700E39F61FE0.jpg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3-7-20 18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最喜欢的就是川菜了{:soso_e154:}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书吧发布的古蜀调和味 (选自《读者欣赏》2013年7月号)帖子由网友提供或转载于网络,若发布的古蜀调和味 (选自《读者欣赏》2013年7月号)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.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热书吧(itxts.net) 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1-9 07:53 , Processed in 0.079546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